
股價月線圖欄位名詞解釋
最高、最低價:股價月線圖中每一年度的最高和最低股價,這些數字都已經過除權/減資/股票分割等追溯調整。這些數字也使用於計算每年度的平均本益比。
平均本益比:經過除權/減資/分割追溯調整後的當年平均股價除以當年度每股盈餘。由此比例可看出個別公司歷年本益比的約略平均水準。
月線圖:主要是繪出個股的歷史股價月線圖。此月線圖已經經過除權/減資/分割追溯調整,以便顯示正確的長期股價變動情形。股價縱軸刻度是對數刻度,易於正確地比較變化量。實際配股的權值與減資比例(負百分比)標示於月線圖上,方便投資人參考。
如果該個股擁有超過六年的股價及財務資訊,另外繪出每股盈餘線 (EPS x) 及每股淨值線 (BVS x),作為觀察股價變化的參考。
乘數:利用統計方法計算出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簡稱EPS)或每股淨值(Book Value Per Share,簡稱BVS)與股價之間的倍數關係。此倍數係利用每個年度的每股盈餘或每股淨值與當年度的平均股價經過統計運算(線性回歸)得出。此乘數顯示在股價月線圖的左上角(例:EPS×9.1,BVS×2.5)。此乘數並用於產生股價月線圖中的每股盈餘線(EPS x)及每股淨值線(BVS x)。
每股盈餘線(EPS x):利用每一年度的每股盈餘和其乘數,經過計算後所繪出的線。如果公司的經營穩定,股價通常會與每股盈餘線呈現出某種程度的同向變動。若個股上市上櫃未滿六年,由於資料取樣太少而使統計結果誤差高,因此不繪出此線。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股市因散戶與當沖客比例偏高,故每股盈餘與股價短期變動的關聯性不高。
每股淨值線(BVS x):利用每一年度的每股淨值和其乘數,經過計算後所繪出的線。如果公司的經營穩定,長期股價趨勢通常會與每股淨值線呈現出某種同步的變動。(這種情形在金融產業如銀行業、保險業尤其明顯)。若個股上市上櫃未滿六年,由於資料取樣太少而使統計結果誤差高,因此不繪出此線。
半年均線:以前六個月的平均股價做為均線的其中一個點,再經過統計平滑移動後所繪出的線。這些數字都已經過除權/減資追溯調整。此為使用個別公司過去歷史股價資料得出的結果,不能預測公司未來股價的表現,只能作為參考。
成交量%:每個月的成交量除以流通在外股數,以百分比表示之。由此比率可看出個股籌碼的週轉速度,百分比愈高表示公司流通的股票週轉速度愈快,亦即投資人大多為短期持有。
配股配息:公司配發給股東的股票股利(配股)和現金股利(配息)。股票股利類似股票分割的效果。注意:這裡的數字並未經過除權/減資/分割追溯調整。